背景圖引用自藝術家Brendan Lee Satish Tang的作品,更多作品請見官網http://brendantang.com/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第二週 校外專家演講

各位同學:

下週校外專家演講資訊如下,請務必閱讀指定參考資料,並把握機會認真聆聽。

1. 演講名稱: 陶瓷修護

2. 演講人: 王竹平助理研究員
簡歷
現為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助理研究員,負責器物修護、文物X光檢測及XRF分析工作,領有輻射安全證書,並於2005-2011年規劃數位典藏子計畫五「故宮文物保存修護記錄系統」擔任共同主持人。1995年獲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系文學士學位,隔年取得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返國後,先後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與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參與文化資產保存工作。1998年獲教育部公費,再度赴英深造文物保存科技,於2002年獲頒英國倫敦大學文物保存科學優等碩士以及文物修護優異獎。留英期間,曾分別服務於大英博物館東方部門以及倫敦博物館考古文物修護部門。近年則多次前往英國諾丁漢大學考古科學實驗室與法國羅浮宮科學實驗室進行文物科學分析研究工作。

3. 王竹平, <從天衣無縫到若隱若現:由幾個國際規章與案例談當代修護理論>,《故宮文物月刊》,No.317, Aug 2009, pp.30-37。
https://docs.google.com/viewer?a=v&pid=explorer&chrome=true&srcid=0B_YKZKgrAhGUZWQ1ZTU5MjktYTgzYS00NWZlLWI5NzQtNTUyNmFiNjk0MTc3&hl=zh_TW&pli=1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99-2 課綱

東亞陶瓷文化史課程簡介

二、課程大網:

1、課程概述與課程目標

課程概述

本課程授課以區域及時代脈絡作為背景,除了讓學生有機會認識東亞陶瓷文化史的特色與發展等基本陶瓷史知識外,重點在引導學生思考有關東亞陶瓷的眾多面向。包括陶瓷生產與技術、鑑賞與收藏、品味的時尚與流行、作為貿易品的流通、消費的脈絡、物質的階級等各種豐富面向的不同議題。範圍雖然以東亞陶瓷文化史的發展為中心,但是會同時關照其他地區陶瓷的發展趨勢,使學生了解中國陶瓷發展在世界陶瓷文化發展史上的位置。此外,課程中也會探討中國、日本、韓國陶瓷彼此之間,以及與其他地區陶瓷製作的互動與交流。

授課的方式多元,著重雙向的溝通,引領學生思考問題。上課方式包括有:

1. 每週上課除了大班式的講演課外,還規劃有助教帶討論的小組討論課

2. 課堂報告

3. 陶瓷實物接觸(充分利用藝術史所珍藏的陶瓷標本,直接讓同學接觸實物學習

4. 安排有兩次校外教學參觀

5. 兩場校外專家演講或示範

課程目標

學生在課程中將學習到陶瓷相關的基礎知識、陶瓷在生活中、社會中的角色、東亞陶瓷在世界陶瓷史中的位置、東亞陶瓷史的發展概要,以及與中國、日本、韓國陶瓷文化交流的相關重要議題。修課後希望同學能夠有更廣闊的視野、更客觀的態度,來理解東亞陶瓷藝術的歷史發展與藝術特色。

2.每週教學進度及內容(共18週,包含期中考期末考各1週)

課程進度及綱要(18週)

第一週 2/22

課程簡介

東亞陶瓷文化史的座標

第二週

3/01

校外專家演講:陶瓷修護

第三週

3/8

獨一無二的中國青瓷史:高溫灰釉陶到青瓷的發展、白陶與白瓷

陶瓷史的南北區域風格

第四週

3/15

炫麗奪目:低溫鉛釉陶(漢代鉛釉、唐三彩、新羅三彩、奈良三彩)

死後世界的想像與陶瓷埋葬品

第五週

3/22

台灣的陶瓷發展

土與火幻化的神奇物品

第六週

3/26

(星期六)

參觀鶯歌陶瓷博物館(原3/29,時間調整請注意)

第七週

4/05

溫書假

第八週

4/12

異國的風味:六朝到唐的陶瓷發展

絲路上的往來、物質與宗教

第九週

4/19

秘色的追求:宋代官窯(兼談宋代北方瓷窯)

藝術典範的建立與再生

第十週

4/26

大量生產與風格延續:南宋到元代陶瓷產業的發展

區域風格、使用與消費脈絡

第十一週

5/3

風格領導權的建立與轉移:明代的官窯與民窯

裝飾的關鍵性演變、時尚與流

第十二週

5/10

繽紛的多彩世界:清代釉上彩發展

東西交流與調色盤的革命

第十七週

5/14

(星期六)

補第十七週老師請假

參觀故宮博物院(時間調整請注意)

第十三週

5/17

期中考

第十四週

5/24

中國與高麗、朝鮮王朝的陶瓷文化交流

交流與創新

第十五週

5/31

陶器之國:繩紋陶、彌生陶器、埴輪、須惠器

神與人的對話

第十六週

6/07

不完美的亟求:猿投窯、瀨戶窯、武家與茶道

陶瓷鑑賞品味

第十七週

6/14

老師出國開會停課一次

第十八週

6/21

貿易與進獻:伊萬里與鍋島

品味的分野、訂製瓷與市場勢力的消長

3、學生學習評量方式與評分標準

課程要求:

1. 準時出席,不得遲到早退(要求學生確實參與課程)

2. 鼓勵課堂上討論(增加互動,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3. 撰寫申論題作業(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學習找資料及組織材料)

4. 期末報告 (培養學生鑑賞能力及創意)

成績評量:

1.出席率及上課表現(包括小組討論及撰寫作業)占40%

2.期中考占20%

3.期末報告占40%

4、教學助理之工作規劃

A.協助備課 (包括講義列印、掃描圖檔)

B.上課前準備各項教學器材(多媒體)

C.課程網頁維護

D.帶領小組討論(事先準備討論綱要、並與授課教師確認內容)

E.協助批改作業、統計成績

5、本課程對學生課後自習之要求

本課程課後自習的規畫

A. 每週有指定閱讀,與大班式講演主題相關,同學必須課前預習配合,以期能更深入理解講演的內容。(花費約1-2小時)

B. 每週由教學助理帶同學一起討論該週中心議題。(同學閱讀指定資料花費約1-2小時)

C. 繳交申論題作業(約1000字),同學必須找資料、閱讀資料並撰寫報告。

D. 期中考為陶瓷史精品圖片辨識與申論題,同學必須複習上課內容。

E. 期末報告,同學也必須花費時間蒐集資料、設計影片。

6、參考書目

一、 指定閱讀

謝明良,《陶瓷手記》(台北,石頭出版社,2008)

施永安,《日本古陶瓷》(長春,吉林美術,1992)

久野健、辻惟雄、永井信一著; 蔡敦達譯,《日本美術簡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

Roderick Whitfield and Pak Young-sook ed.; foreword by John Rosenfield, Korean Art Treasures (Seoul, Yekyong Publications Co., 1986 )

Nigel Wood, Chinese Glazes (London, A&C Black, 1999)

二、 參考書目

《世界陶磁全集》(東京:小學館,1976)

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東京:小學館,1997-2000

矢部良明,《日本陶磁一万二千年(東京:平凡社1994)

矢部良明等編集,《角川日本陶磁大辭典(東京,角川書店,2002)

囯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編集,《陶磁器の文化史》(千葉縣 : 歷史民俗博物館振興會, 1998)

川島郁子,奧野克仁編集,《日本陶磁5000年の至宝: 愛知県陶磁資料館コしクション》 (高知縣: 高知縣立美術館,2002)

尹龍二著,片山まび譯,《韓囯陶瓷史の硏究》 (東京,淡交社,1998)

秦弘燮,《韓國美術史年表》(首爾,志社,2006)

國立中央博物館編著,《國立中央博物館》。首爾市,國立中央博物館,2008

熊海堂,《東亞窯業技術發展與交流史研究》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胡德智,萬一編著,燦爛與淡雅: 朝鲜、日本、泰囯、越南陶瓷圖史(南寧市 : 廣西美術出版社, 1999)

The British Museum Book of Chinese Art (New York: Thames and Hudson Inc., 1996)

National Museum of Korea (Seoul, National Museum of Korea, 2005)

Roderick Whitfield ed., Dictionary of Korean Art and Archaeology (Seoul, Hollym 2004)

Penelope Mason(revised by Donald Dinwiddie), History of Japanese Art (2nd edition, Upper Saddler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and Abrams, 2005)

Richard Wilson, Inside Japanese Ceramics: A primer of Materials, Techniques, and Traditions (New York, Weatherhill, 1995)

Judith G. Smith, Arts of Korea (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8)